Diar研究报告 | USDT不断增发 中国投资者为最大“接盘侠”?

来源/31QU整理自Diar官网

数据来源/Chainalysis

Diar研究报告 | USDT不断增发,中国投资者为最大“接盘侠”?

近日,USDT再次增发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关注,根据链上数据,由泰达公司发行的USDT数量,在今年第二季度创下了历史新高。

据Chainalysis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一整年,整个中国市场吸纳了价值超过160亿美元的USDT,今年以来,这个数字已经突破10亿美元,为今年创下新高奠定了基础。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流入交易所的USDT主要为中国交易商提供服务,而流向美国的泰达币只占已知发行量的3%,约为4.5亿美元,比前者少了约10亿美元,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扩大。

根据Diar分析,在泰达公司发行数亿USDT稳定币之后,大部分USDT流向了中国的交易所,占已知交易总额的一半以上,且通过BTC/USDT交易对完成了交易。其中,在去年加密货币经历的熊市中,中国的交易所占到了泰达公司发行USDT总价值的39%。截至目前,这个数字占比上升到了60%。

而包括币安和Bitfinex等布局全球的交易所,2019年对USDT吸纳的份额,低于前两年;美国交易所对稳定币的需求,从2017年的约40%的份额,下跌如今不到10%(见图1)。

Diar研究报告 | USDT不断增发,中国投资者为最大“接盘侠”?

从区域来看,链上数据透露了哪些交易所在大量接收USDT

1、USDT流向的本质

根据Diar分析,USDT流动属于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的资金结算,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交易所和用户间存在的交易欲望。

Diar研究报告 | USDT不断增发,中国投资者为最大“接盘侠”?

美国和中国的交易所发送与接受USDT体量变化图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美在发送和接受USDT资金净余额方面呈现类似的特征,表明这种流动相对正常,即泰达公司将USDT发送到中国交易所的行为,与发送到美国交易所的行为基本没有什么差异。

2、虚假交易

此前,一家名为Bitwise的机构发布了一份报告,称目前大量的交易所存在刷量、虚假交易的行为。

Bitwise在调查了83家交易所之后发现,部分交易所虚假的交易量比例甚至高达85-95%,在众多交易所中,只有10家交易所的交易数据符合其要求,根据这份报告,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交易情况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繁荣。

3、链上数据透露了什么信息?

不过,根据泰达公司发行的USDT链上流动数据看,这种判断可能与Bitwise的结论有所不同。

下图所示,稳定币的链上交易体量数据说明,交易所的交易量其实一直在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真实的交易情况可能没有Bitwise所说的那么糟糕。

Diar研究报告 | USDT不断增发,中国投资者为最大“接盘侠”?

报告中的交易所体量与链上接收USDT的体量趋势图

从上图可知,2019年以来,USDT的交易量与报告中的交易量呈一致的上升趋势。虽然两者性质不同,但从中也可以看到一些趋势:全球的加密货币交易量确实在稳步上升。

我们知道,大量的USDT被转移到交易所,只要被用于交易。而从下图可知,稳定币USDT流入中国交易所的体量,4月份的数字是Coinbase的三倍,与Binance相当(见图5),而这还是没有考虑到交易所本身持有USDT情况下的体量。

Diar研究报告 | USDT不断增发,中国投资者为最大“接盘侠”?

中国交易所流入的USDT体量与Coinbase的BTC/USD交易对交易量走势

Diar研究报告 | USDT不断增发,中国投资者为最大“接盘侠”?

美国交易所流入的USDT体量与BTC/USD交易对交易量走势

当然了,即便Bitwise公布报告呈现的交易量与交易所实际的交易量之前呈现了类似的趋势,也不能说明交易所没有进行刷量(POI),另外,这个结果也不能作为交易所是否进行虚假交易的证明(见图4)。

Diar研究报告 | USDT不断增发,中国投资者为最大“接盘侠”?

不过,考虑到泰达公司向中国加密货币市场发送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USDT,因此,Bitwise做出的“交易所的95%的加密货币交易量存在虚假”的结论有所夸张了,情况可能没有那么严重。

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所有内容只做信息分享学习使用,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活动。内容不代表牛谈观点,发布者:小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iutan.com/7136.html

Like (0)
Donate
小牛的头像小牛编辑
Previous 2019-07-18 16:37
Next 2019-07-18 16: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